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十五年来第一次,印花税减半!历史上印花税下调均催化市场短期上涨

  8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公告》,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决定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A 股交易费用主要由佣金、印花税、过户费、经手费、证管费五部分构成。按现行收费标准, 证券交易印花税按成交金额的千分之1对出让方征收,在投资者A股交易费用中占比最高,因此印花税调整对投资者情绪存在较明显影响。 历史上,A股交易印花税历经3次上调和6次下调,多发生于市场过热和过度低迷时期。 我国从1990年起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1990年至2023年,A股交易印花税收费水平经历3次上调,包括1990年11月深圳市由单边征收改为双边征收和2次税率上调。 其中,2次上调分别发生在1996年至1997年大牛市末期和2006年至2007年大牛市中期。印花税水平下调为6次,包括5次税率下调和2008年9月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 其中,2001年以来的4次下调均发生于熊市接近底部的尾声阶段。 中银证券认为,作为A股投资者交易主要成本构成,印花税调整对大盘市场表现影响显著。 截至2023年8月16日,有确切时间的A股交易印花税调整共7次。2次印花税上调均引发市场下行,上证指数行情分别持续39天和4天(按交易日计算),累计跌幅分别为25.2%和15.3%。 5次印花税下调均催化市场上涨,市场反应程度也随印花税降税幅度的增加而逐渐显著。 除2005年1月下调印花税时市场上涨出现滞后情形以外,其余4次印花税调整后,市场均呈现较为及时的正向反馈。上证指数上涨行情天数介于5天至18天之间,累计涨幅最高为21.2%。 印花税下调时,多数情况下券商板块领涨势头显著。 与市场相同,除2005年外,数次印花税下调均带动券商板块显著上涨。2008年两次调整后,券商板块均于通知发布首日接近涨停,行情均持续7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分别达到37.7%和49.3%(历次印花税调整前后一年内上证指数、券商指数走势图附于报告后,2000年以前由于没有申万行业指数数据因此只附上证指数走势)。 东吴证券认为,细数2000年以来印花税的4次下调,均发生于A股走势疲软、投资者情绪不佳的阶段。调降印花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央态度、振奋市场信心,但其仅能使股市短期止跌,带来日度或周度级别的回涨,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A股走势。 附:历史上历次印花税调整后的市场行情

【经典】回顾付鹏年初的预判:美国通胀,结构调整没有完成!全球合作关系被破坏!美国就业市场火热,科技公司裁员,低息杠杆投资环境不可持续

鲍威尔在2023年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演讲全文(中英对照)

  Good morning. At last year's Jackson Hole symposium, I delivered a brief, direct message. My remarks this year will be a bit longer, but the message is the same: It is the Fed's job to bring inflation down to our 2 percent goal, and we will do so. 早上好。在去年的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我曾发表了一个简短而直接的讲话。我今年的演讲将稍长一些,但要传达的信息是一样的: 将通胀降至2%的目标是美联储的职责,我们将致力于实现这一点 。 We have tightened policy significantly over the past year. Although inflation has moved down from its peak—a welcome development—it remains too high. We are prepared to raise rates further if appropriate, and intend to hold policy at a restrictive level until we are confident that inflation is moving sustainably down toward our objective.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极大地收紧了货币政策。尽管通胀率已经从最高点回落——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但仍然过高。 我们准备在适当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利率,并打算将政策利率维持在一个限制性水平,直到我们确信通胀正在朝着我们的目标持续下降 。 Today I will review our progress so far and discuss the outlook and the uncertainties we face as we pursue our dual mandate goals. I will conclude with a summary of what this means for policy. G

对冲基金有多爱英伟达?今晚注定很疯狂

  AI“背后的巨人”英伟达,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疯狂下注。 高盛最新出炉的《对冲基金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对冲基金一直在加大对英伟达的押注, 截至6月底,它们对英伟达的总持股率达到1.9%。 该报告由高盛对744家对冲基金的监管文件进行整理生成,这些基金持有2.4万亿美元的总股本,其中一些数据由优质经纪服务提供的额外细节补充。 考虑到英伟达1.07万亿美元的市值, 对冲基金1.9%的持股总额相当于200多亿美元的头寸。 英伟达最赫赫有名的投资人包括对冲基金大佬David Tepper旗下的Appaloosa资产管理公司、Dan Loeb的Third Point和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 纯粹从持有的对冲基金数量来看,英伟达只排在第五位,次于微软、亚马逊、Meta和Alphabet。但从股价上看,英伟达今年迄今暴涨逾200%,涨幅为以上股票中最大。 另外, 英伟达在高盛最受欢迎持股“对冲基金VIP”指数中的权重有所上升 。截至目前,这一比例为2.86%,高于7月份时的2.54%。 值得一提的是,对冲基金对英伟达的持股率绝非极端。高盛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对Meta的总持股率达3.5%,但缩减了对几乎所有其他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押注。 因此,对于很多投资大佬而言,他们接下来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英伟达单只股票。英伟达将于今晚(周三美股盘前)公布2024财年Q2(截至7月31日的3个月)财报,这注定将是疯狂的一晚。 华尔街见闻 上周末指出,英伟达Q2财报将是本轮AI狂潮面临的最大考验。目前,分析师对英伟达财报抱有超高的预期,但如果英伟达不能实现目标,可能严重阻碍AI热潮,并给从微软、谷歌到Meta以及老对手AMD等科技巨头带来冲击。 英伟达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1.92亿美元,高于公司指引区间63.7亿到66.3亿美元,较去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3%,分析师预计同比下降21.5%至65.2亿美元,前一季度、即第四财季同比下降21%。英伟达预计Q2营收超过110亿美元,同比增幅“大增五成以上”。

付鹏2023.8.21判断:市场完全没有总量大行情,只有结构性机会,普通人如何投资?两个大方向:(1)有绝对安全边际,低利率时代的高股息债券 (...

【好书分享:Kindle电子书】 (1)《巴菲特致股东的信》https://amzn.to/3LSw2Lu (2)《行为金融学》https://amzn.to/3O0gU13 (3)《原则》https://amzn.to/3BcNa9P (4)《魔鬼经济学》https://amzn.to/3LSmpMB   (5) 《When Genius Failed》  https://amzn.to/44SgnEi ------ 【@】VPN连不上经常断?推荐试试全球NO.1 ExpressVPN【绝对能连上!】 免费试用随时退款(点此免费获取3个月) https://go.expressvpn.com/c/4066025/1462855/16063?subId1=financeM

【干货】半夏投资李蓓发布重要文章《点赞中国央行的做法,加仓中国股票》A股暴跌到3000左右关口,加仓机会!

今天早上,公布了新的一期LPR利率。1年的LPR下调10bp,五年的LPR没有下调,对此,市场大多是对央行的批评和失望,股票市场的反应也是消极的。 客观地说,思考之后,我觉得央行最近的政策组合是非常巧妙的。比我之前能想到的组合方案要好不少。 因为,最近几天还有另外几件事情。 第一,根据财新报导,央行会参予一揽子的地方政府化债方案。 “化债的流动性增量仍有赖于央⾏。据财新多⽅了解,央⾏或将设⽴应急流动性⾦融⼯具(SPV),由主要银⾏参与,通过这⼀⼯具给地⽅城投提供流动性,利率较低,期限较⻓。” 这不就是市场最想要的“QE”吗? 对此,信用债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反应,一直被担心的天津城投,利率近期大幅下降。 第二,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 会议强调: “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 根据目前多个城市已经出炉的方案,新的这轮城中村改造有2个特点: 1,几乎都是大拆大建,成片拆除,净地出让。 2,大部分都是货币化安置。 加上央行推动和支撑,这不就是市场最想要的“棚改2.0”吗?参考曾经的棚改,可以想见这轮城中村改造的效果。但即便什么政策都没有,地产自己也会企稳的。最新的7月,季调后年化的住宅销售,只有8亿多平米,相对长期可持续的10亿平米水平,已经超调,本身中期就有回归正常的动力。其实,一片悲观中,地产自己已经开始悄然企稳。最领先的指标,贝壳的经纪人预期指数,已经连续5周回升,并且回到了荣枯线50。 回到央行的政策,5年lpr降10个bp,对地产的景气度来说,没有本质性的效果。除非降100个bp,但降100个bp,考虑到国内银行体系已经历史最低的息差,是银行系统不可承受的。 在当前水平,央行需要维持银行的利润相对稳定。因为银行体系的稳定健康是经济正常运转的根本,是经济正常衰退不至于滑落到金融危机的底线。 现在往后,继续明显调降5年LPR,当前可谓已经弊大于利。没有做这个,但支持城中村改造,支持地方一揽子化债,都比降LPR厉害得多。 中国央行没有简单的动或者不动政策利率,而是政策利率做陡峭化,降低存款利率,MLF利率,1年LPR利率,维持5年LPR利率稳定。既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降低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又维持了银行的息差和利润相对稳定。 对于地产,推动城中村改造; 对

高善文:关于当前资本市场的一些思考

  2023年初,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中国经济活动经历了短暂而强劲的反弹,刺激了金融市场对于全年经济恢复的乐观情绪。然而,进入2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出现了全面和超预期的走弱,股票市场的悲观情绪开始蔓延。尽管7月下旬以来各项政策开始陆续调整,市场似乎仍然较弱。 一些悲观的看法认为,由于人口增长的不利趋势,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以及地缘政治方面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住户和企业部门开始调低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预期,并据此调整自身的经济行为,表现为普遍地减少消费、降低负债、削减投资,从而正在形成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 这些看法进一步认为,由于这些变化反映着许多结构性矛盾的持续积累和普遍发酵,扭转局面比较困难。 这些分析和见解无疑十分深刻,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细项数据,将会发现真实情况也许更加复杂。 例如,很长时间以来,制造业投资始终较为稳定,其中民营企业的占比总体上还在不断抬升;剔除掉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之后,民间投资的总体增速也维持正常,其中在一些新型产业,其投资增长甚至十分强劲。 在住户部门减少按揭贷款的同时,其现金类资产大幅增长,显示出降低风险暴露的关键特征;与此同时企业部门的信贷和投资则正常增长,这与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的表现十分不同。 从劳动力市场看,零星数据所推算的劳动参与率上升;调查数据显示在岗职工劳动时间普遍延长;相对于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失业率下降更快;在经济增速较低的背景下,25岁以上劳动力的失业率下降到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些变化也难以用资产负债表衰退进行解释。 从住户部门的消费倾向来看,其显著的抬升开始于2020年的疫情期间,这当然部分地反映了疫情防控对消费活动的影响。但无论是观察中国的消费倾向在疫情期间的变化,还是观察全球主要国家的消费倾向变化轨迹,除了美国之外,疫情放开以后,大多数情况下消费倾向的回升都非一蹴而就,反映出消费行为调整的诸多粘性。美国的异常表现很可能与其疫情期间的大量补贴存在关联。 合并这些观察,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变动的近距离感知来看,我们认为,对于当下的困难局面,相当重要的解释似乎是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与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压力蔓延之间的交互作用。 看起来疤痕效应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疫情管控对微观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冲击和破坏,二是疫情对民众造成的心理创伤。这使得民众至少在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