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半夏投资李蓓:美国银行危机远未结束

 针对近期美国银行危机

昨天,美国财长耶伦表示:如果有必要,联邦政府有意为更多中小型银行的存款提供担保支持。

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正在研究监管机构是否有权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临时为高于FDIC投保上限的存款提供担保,猜测投保上限会翻倍,或者FDIC可能为所有存款提供保险。

因此,美国银行股大涨,带动风险资产大涨。

我的个人看法:

美国小银行危机远未结束

本轮美国的银行业危机有两个关键点:

1,银行的风险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和漏洞,造成实质性资产负债表创伤

美国银行业总体40%的资产是按揭贷款,基于按揭贷款的MBS,长期国债。因为几家大银行此类资产平均比例更低,仅20%左右,所以小银行的此类资产比例大于50%。

美国90%以上的按揭贷款都是固定利率的,期限20-30年。因此,美国小银行50%以上的资产都是长期固定利率资产,粗略估计这部分资产久期大于10年。于是美国的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久期风险。

作为对比,中国的银行业90%以上的按揭贷款都是浮动利率的。弹性而健康。

随着过去一年美联储大幅加息,这些长期固定利率资产如果按照最新市场价格定价,已经贬值了20%以上(当然,银行在报表上把此类资产计入持有到期账户,账面并不体现亏损)。考虑到50%的占比,银行总资产如果按市场定价出售,平均贬值10%。

而银行普遍是10倍以上杠杆的,所以如果就当前市场价格变现资产,很多美国小银行已经资不抵债,实质破产。并不仅仅是流动性问题。

2,存款流失

一家金融机构如果存在上面的情况,存量资产按市场价格实际破产,并不是一定会死。只要还能维持正常的资产增速,资产和负债健康增长,那新的优质资产就可以稀释之前的亏损资产。时间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

而且现在的问题是:

美国全行业的存款在流失。

这个存款流失并不是硅谷银行的风险爆发之后才发生的,而是在己之前已经持续了半年,并不是个别银行的现象,而是全行业总体的现象。

本世纪以来,第一次,持续半年时间,全美银行业存款负增长。

这背后的两个原因。

  1. 美国总体的货币增速在下行,已经转负。

2. 美国银行的存款大多是无息和低息存款。

以富国银行为例,存款成本仅不到0.5%。无息和低息存款占比一半。

随着利率大幅上升,这些无息和低存款面临着极高的机会成本,开始向货币市场基金转移。

当存款流失。一个银行如果要维持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甚至增长,只能从市场上去使用一些高价负债,比如银行间市场的短期流动性,考虑到现在美国整个利率曲线是大幅倒挂的,短端明显高于长端,即便是匹配了新的资产,实现资产负债表增长,那新增资产负债也是倒挂的,也是饮鸠止渴。

即便联邦政府为更多中小型银行的存款提供全额担保支持,只是短期遏制居民和企业从小银行挤兑,转移存款到大银行的行为,不能改变全行业存款下降的事实,不改变银行温水煮青蛙慢慢死的结果。

而且,全额担保极大可能是会被国会反对的。因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边无际。对国民的利益构成极大威胁。

举个简化而极端的例子,如果存款完全政府兜底,那储户根本不需要辨别银行的风险和质地,谁的利率高就存谁那里。那么,我可以去美国开一家银行,高息揽储10个亿,都贷款给我妈的公司,我妈的公司可以雇我的女儿做CEO,每年给她发3个亿奖金,3年后之后,10个亿花光,公司破产。银行贷款收不回来,也破产,10亿存款损失由纳税人承担,但都输送给了我女儿。

如果美国政府不能全额担保存款,那么存款从小银行流向大银行,加速小银行死亡,大概率还是依然会发生的。

所以,除非美联储大幅降息到2%以下,低于大部分银行存量资产的利率水平,并继续大幅QE扩表,美国小银行的问题是无解的。

但以上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为本轮银行危机,本质上就是美国的小银行自己的风险管理问题,如果他们当初发放的都是浮动利率贷款,而非固定的贷款全然,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反而会受益于加息带来的资产收益率上行。

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经济不仅没有受害,反而是受益的。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相比疫情前,工资增长了20%以上。疫情前购买的房产已经大幅升值,但是每个月的月供维持不变。家庭的资产和可支配收入都是显著改善的。所以,美国的实体经济韧性十足,美国的通胀极其顽固。

而银行就是老百姓的这种改善的对立面。一定程度可以说,这一轮美国的老百姓剪了银行的羊毛,割了银行的韭菜。但这不是老百姓故意干坏事,是银行自己太蠢,太迟钝,在风险管理上,用尸位素餐来说,毫不为过。

我是一周前才听人说美国银行90%以上的按揭贷款都是固定利率的,当时我的感受是震惊的,我无法相信,这种极其不专业和不严谨的行为,竟然发生在美国整个银行业。银行管理层竟然如此愚蠢迟钝,美国监管竟然如此毫无作为,事先没有任何风险警示和监管干预。

我查阅和求证了2天,发现真的是这样!

即便美联储已经开始快速加息,他们依然没有做出应对,愚蠢和迟钝得令人难以置信。

虽然很多小银行的死亡大概率难以避免,但本轮危机,完全不能跟2008年相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远远小于2008年。就是银行自己的问题。

区别于2008年居民部门资产价格暴跌,杠杆崩溃重创。本轮居民部门不仅没有变坏,反而是变好了。美国企业部门,总体并不依赖银行体系融资,有着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因为银行危机,长短利率下行,企业的融资成本反而下降,大企业甚至是受益的。这也是大型科技公司占比高的标普500指数近期为什么如此坚挺的原因。会有一些依赖银行的小企业受到伤害,但这在美国整个经济中比重不大。

区别于2008年,美国的系统重要性大银行位于风暴核心,本轮问题主要在区域银行。

美国的银行业总资产大约20万亿美元,区域银行占比1/3,总资产表大约7万亿。美国总的负债(政府+企业+居民)合计近70万亿,区域银行占比仅1/10。只要处理平稳,并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特别大的打击。

美国纳税人没有理由为这些愚蠢的区域银行管理层,股东买单。

所以,本轮银行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远小于2008年。

但至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不确定性则会高得多。

毕竟仅美国区域银行就由7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还有情况类似的欧洲银行。

之前已经被合并的瑞士信贷,其资产负债表之前多年萎缩,构成其脆弱的基础,而另一家资产负债表多年萎缩的大银行,是德意志银行。(下图的摩根大通和汇丰,是用来衬托和对比他们的)

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致的研究德意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细项。但大方向来说,一家高杠杆的大型金融机构长期缩表,一般情况,只要遇到金融条件收紧,都是很危险的。

而这些银行跟金融市场的联系广泛和复杂。各种隐秘的角落,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市场上,还是要小心一些。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ChatGPT中国内地用户完美注册指南】已经确认能够正常注册成功

  ChatGPT 官网 ChatGPT 的官方网址是  https://chat.openai.com   请认准其官方域名  openai.com ,不是这个域名的ChatGPT服务都是镜像站或者假冒伪劣网站,请注意辨别。 如何注册 ChatGPT 使用流程 这么强大的工具我们都想体验一下,那么  ChatGPT  怎么用呢?接下来将给你逐步详细介绍。 使用 ChatGPT 主要有4步: 注册 ChatGPT 账号 通过短信接码平台  点此注册  完成 ChatGPT 手机号验证 登录 ChatGPT 账号,对话框输入,开始使用 Chat GPT !  输入任意话题,探索 ChatGPT 的强大功能   好了,我们开始逐步图文介绍。 1.注册 ChatGPT 账号 注冊ChatGPT这一步主要包含以下几步(需要按照顺序逐步操作): 将网络环境切换成国外ip(注意:必须是国外 ip 如美国、加拿大等,香港澳门 ip 是不行的),且后续整个注册流程都必须在此网络环境下进行。 打开  https://chat.openai.com/auth/login  链接并使用自己的邮箱进行账号注册 打开邮箱查收 OpenAI 账号验证邮件,点击验证按钮完成邮箱验证 下面每一个步骤的图片,大家可以对照着进行操作 提醒,GPT如果想长期保证正好能够正常使用的话, 建议IP不要换来换去的,容易被封 下面这个VPN可以提供独立稳定永久IP,给你一个专属的IP 【最稳定的梯子 送独立IP】 Astrill VPN 外国朋友最喜欢用的,最稳定的梯子,可以获得永久个人独立专属的国外IP,不是共享IP,非常有用和安全: https://www.astrill.com/a/sj72ln8u5yxo 邮箱验证完成后,我们第一步注册  ChatGPT 账号 就算完成了,但是到这里我们还不能开始使用 ChatGPT,因为我们还需要进行手机号码验证。没有通过手机号码验证是使用不了 OpenAI(ChatGPT的开发商) 的服务的。 因为OpenAI官方的限制,国内和港澳的手机号码还有 Google Voice 的虚拟号码都是不能使用的。 这时候就要用到下一步的接码平台...

高善文2024-12-3震撼文章《泡沫破灭头几年非常痛苦,2025年可能成为经济下滑转向更弱增长的转折点,2030年前后才能回到正常增长时间》

高善文2024-12-3震撼文章《泡沫破灭头几年非常痛苦,2025年可能成为经济下滑转向更弱增长的转折点,2030年前后才能回到正常增长时间》 12月3日上午,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国投产业研究院院长高善文深刻分析了国内的宏观经济现状并作出展望。1、老年人越多的地方,经济和消费越旺盛。一个省的人口越年轻,消费增长越慢。人口结构越老化,消费增长越快。这在直觉上是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 2、在城镇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可能离开了劳动力队伍。另外即便对于正在处在工作状态的人来讲,就业的安全感跟疫情之前相比也是恶化的。 这些数据与我们刚才在前面所看到的,消费者对未来没有信心,不敢买房,不敢花钱,就是相互呼应的。而且这种数据,我们不能把它解释成为成长的烦恼,转型的代价,它明确的就是一个经济的周期性的下滑。 3、那么926政治局会议以后,我们开始正视问题,正是经济增长层面存在的问题,并准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应对这些困难。 我认为这一政策的转变,首先是正视问题,首先是正视当前的局面,不是成长的烦恼,而是周期性的压力。接下来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的话,去应对这些困难。这种巨大的转变是这以来市场巨大变化最重要的基础。 4、我认为2025年很可能就是这样的转折点,就是从泡沫破灭对经济活动带来巨大冲击的过去三年,经济实际的增长非常弱的时期,逐步的转向相对后泡沫时代可以维持的更弱的增长的转折时期。 这样的转折的完成,很可能也意味着总体上来讲,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开始有了一个比较正常的、稳定的、可预期的、相对比较宽松的宏观环境,从而结束过去几年的市场单边大幅下行,以及与这样的单边大幅下行所对应的泡沫破灭和经济与活动剧烈收缩相互加强,甚至相互适应的局面。 5、对中国来讲,也许要到2030年前后才能回到正常的增长时间。在这之前的话,我们都要适应一个长期的相对非常弱的增长。 高善文认为,泡沫破灭3到4年的时间以后,经济开始恢复增长。但是这个增长是非常弱的增长。八九年以后经济才能完全吸收泡沫破灭的影响,回到泡沫破灭之前相对更正常的增长。 而我们要从危机的应急阶段,经济的急速下滑,转到一个相对比较弱的正常可以维持的增长。这个是后泡沫时代,泡沫管理时期非常重要的挑战。 高善文进一步指出,如果说总结泡沫破灭以后,一般性的干预模式都包括大幅度的降息,包括迅速充实和稳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以及包括中央政府财政的...

刘煜辉最新文章 散户2024赚钱的布局指南《市场第一轮喷发一定是这样的,接下来短期也随时可能进入剧烈震荡,未来半年A股港股空间可观》

1、这应该是中国经济下行三年多以来,全面由最高决策层组织的一场通货紧缩的反击战。 就像一个火星子(trigger),因为市场遍地都是干柴,一个火金子喷上去,就烈火烹油,熊熊大火一下子就喷发出来,就像火山爆发一样。 从中期空间来讲,市场空间还是相当广阔的,值得期待。 2、短期是因为情绪的反身性,情绪的集中爆发,没有什么逻辑性,都是金融市场的常态。 金融市场就像钟摆,摆过来、摆过去,摆过去的时候一定是过头的,矫枉过正,第一轮喷发一定是这样的,接下来应该随时都可能进入一个剧烈震荡的状态,波动率要释放出来。 特别是冲在最前面的...... 3、我相信落实政治局会议的精神,接下来财政口的新闻发布会,应该也会顺理成章地近期出来。市场逐渐进入一个逻辑的状态,看财政口的措施落地,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因为金融口已经先行一步,我们看到了比较清晰的状态,接下来最值得关注的焦点就是财政的落地,这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反击通货紧缩的实际效果。 4、分化也不远了,因为前面的四天属于突发情况,大家在这段时间内实际上不太讲逻辑,是一个动物性的情绪释放阶段。 接下来的主线将是我刚才讲的,围绕中国这一轮中央层面组织的反击通货紧缩压力的主攻战,围绕这个主攻战的交易资产应该是非常丰富的。 我认为,如果资产结构出现大约20%的调整,对于这头压在极低端的资产来说,得到的增量将会非常可观。 另一头通胀资产比如美元、大宗商品、地缘政治资产包括黄金、美股等,只要其中10%的头寸配置到这边,对于港股这样的资产来说,未来的空间仍然相当可观。 时间线放到半年看,可能会非常可观。短期内肯定会进入一个波动释放的剧烈短期窗口。 6、汇率(人民币)可能还有上行的空间,但总体拓展的空间可能不会特别大。给个底线的话,可能是6.8。 黄金价格达到3000美元/盎司是有概率的。 美股可能会面临风格的切换,从七姐妹这样的趋势资产,逐渐过渡到罗素2000代表的中小盘股。 7、中国的债券,短期内可能也像股票一样,有情绪的喷发。 短期内,收益率上行的风险可能还未完全释放。因为中国的财政政策最终还未亮相,一系列反击通货紧缩的关键政策实际上还未出现。 ......这个回吐可能是中期调整的开始,中期调整可能刚刚开始。 欢迎关注解读君推特,文字稿件和其他内容在推特第一时间发布 https://twitter.com/JIEDUJUN 【长桥证券】注册后,...

私募魔女半夏李蓓最新文章《外资对中国没有信心了!》

实干才能改变预期,三个月的经济数据就能树立信心。 最近各大外资投行的2025年度宏观经济展望报告和策略报告纷纷出炉,这两天我也集中学习了一下。看完了之后发现: 外资非常一致的,依然对中国没有信心。 高盛 预测中国GDP增速从2024年的4.9%,下滑到4.5%。 地产销售金额下滑9%,面积下滑4%,隐含价格继续下跌5%。对经济的拖累维持2024年水平。 摩根斯坦利 其全球团队预测2025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下滑至3%,CPI增速下滑到0.1%。 其中国团队甚至更加悲观。 预测2025年中国继续通缩,因此名义GDP会下滑到3%。结合上面的4%实际GDP和0.1%CPI,这隐含PPI水平大约-2%。 原文如下: We see a low limited chance that China's government will front-load enough fiscal stimulus to target consumption and housing in 2025 due to concerns over moral hazard and a premature transition into a 'welfare state'. As a result, domestic deflation will likely persist for longer, leading to ~3% nominal GDP growth in 2025. 判断2025年中国企业利润情况比2024更加困难。 原文如下:We lower earnings growth expectations for 2025 and 2026. In fact, we are expecting even lower earnings growth in 2025 than in 2024, which has been already a challenging year. 瑞银集团 预测2025年中国实际GDP增速放缓至4.0%,名义GDP增速放缓至3.8%,隐含物价水平继续下降。 预测2025年房地产销售面 积下降5-10%,新开工面积下降10-15%,房地产投资下降5-10%(三者降幅可能更多接近于区间上限)。 欢迎关注解读君推特,文字稿件和其他内容在推特...

【文字稿件】高善文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深入解读一些细节—中央对于一些利益涉及错综复杂的领域做出了非常困难、非常勇敢的决定,具体是哪些细节和条款?

“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会冲击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这次三中全会通过的非常重要的决议。我们看到,中央对于一些利益涉及错综复杂的领域做出了非常困难,但非常勇敢的决定。 从长期来看,对提升中国消费率、降低储蓄率和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会起到很积极的影响。” “2021年以来,我们面临的是贸易顺差的急剧扩大,伴随着汇率贬值,背后基本性的因素是两个:一是房地产的调整、国内经济周期的滑落;二是大量直接投资的流出。” 欢迎关注解读君推特,文字稿件和其他内容在推特第一时间发布 https://twitter.com/JIEDUJUN 【长桥证券】注册后,可继续线上免费办理《新加坡银行卡》有大陆护照即可,很方便!) https://bit.ly/SGchangqiao    ( 福利:终生免佣,新人送160新币) 大家可加长桥经高级经理的微信: chenyanhong119  (备注:解读君)会协助大家开户新加坡银行OCBC和长桥开户疑问等,非常专业! U.S富途moomoo专属大福利:8.1%的超高现金理财收益+免费赠送15股优质股票(入金100元起即可获取),点此获取: https://j.moomoo.com/013xaq 高善文在点评发言环节中提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我们身处其中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依赖于很多协调和运作的机制。 其中,恰当且明智地处理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维持这些协调机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从趋势性角度来看,修正失衡最重要的办法就是要中国人扩大消费,美国人增加储蓄。 高善文从这次三中全会通过的非常重要的决议中找到了呼应点,并依次举例分析了三项政策。 他认为,“从长期来看,对提升中国消费率、降低储蓄率和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会起到很积极的影响。” 而从周期性角度,这要结合增长率、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汇率的全面视角来观察。 考量到当下贸易失衡的几个事实,高善文建议, 今年以来,中国贸易失衡的问题引起了非常广泛的注意。 特别是中国被认为在一些领域急剧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产能过剩,从而使一些国家产生了严重的不安,(贸易失衡)也成了一个在经济、政治领域很受关注的话题。 刚才张斌博士对中国贸易失衡的历史数据做了非常深入和完备的分析。 郭凯博士从全球历史长期演化的角度,论证了严重的贸易失衡可能给国际经济,甚至政治关系,...

付鹏9月对于美联储降息最新重要文章《美国降息后资本就会回来?​债券收益率在告诉你另一个答案》

付鹏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内需不足,另一方面,银行储蓄异常增长,走出去在某种程度是必然的,日本当年也有过这个现象,银行储蓄很高,并不缺钱,但是不在国内消费和投资,而到海外大规模投资。 对于资本市场如何破局,付鹏指出,不需要太关注海外,国内和海外资产出现巨大差异,不再共振。打破当前局面需要解决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其背后还涉及到分配问题,信心问题,企业生产端如此卷的问题,以及反馈的问题——居民到企业、企业到降本裁员增效、降本裁员增效到居民的螺旋循环问题。 欢迎关注解读君推特,文字稿件和其他内容在推特第一时间发布 https://twitter.com/JIEDUJUN 【长桥证券】注册后,可继续线上免费办理《新加坡银行卡》有大陆护照即可,很方便!) https://bit.ly/SGchangqiao    ( 福利:终生免佣,新人送160新币) 大家可加长桥经高级经理的微信: chenyanhong119  (备注:解读君)会协助大家开户新加坡银行OCBC和长桥开户疑问等,非常专业! 美国降息后资本就会回来? 债券收益率在告诉你另一个答案 中国资本市场的困局,从我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资本市场,跳开市场本身的治理问题,从更大的角度,其实都可以回答一个问题。 第一,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经济情况,到底是信心不足,还是有效需求非常差。换句话说,是真的没钱还是信心不足。 当然了,你可以把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映射到当前的金融市场。我们其实也是要问一个问题,就是当前的金融市场,比如说现在2800点的股市,是信心不足,还是说真的没有钱? 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回答,而且答案可能会发现其实是一样的。本质上来说,金融市场也是某个维度上对经济的一种映射。从疫情后凤凰组织的几次财经论坛中,我已经对经济话题讨论了好几年。 这两年我一直从各个维度强调几个点: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很多人感受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缺乏信心问题。 比如说到了今年,很多人没有太注意到年初时我们的国债收益率是多少?这两天是2.1%,已经是2.1%了。如果到年底国债收益率降到2%以下,很多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 去年我们已经感受到居民部门很不容易了。在那个背景下,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速度远赶不上今年。 所以说,讨论国内经济或资本市场时,今年很多人特别寄希望于美国的调整(降息)。但我建议大家更...

付鹏最新重要文章 2024-9-30《实事求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有解题的思路(中)》

究竟什么制约了企业部门的预期和动力? 而对于当前的企业部门预期的低迷的影响因素中,国有企业部门和私营企业部门面临的问题略微有所不同; 在剖析当前私营企业领域面临的众多挑战之际,企业利润预期的黯淡无疑成为了众多企业家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众多企业在面对需求方与竞争对手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特别是在居民部门,尤其是中产阶级消费力缩减的背景下,这种对企业利润预期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加之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价格战导致利润预期下滑,企业不得不采取降本裁员等措施,进一步削弱了居民部门的收入与收入预期,进而影响其消费能力,最终又反作用于企业的利润预期。 欢迎关注解读君推特,文字稿件和其他内容在推特第一时间发布 https://twitter.com/JIEDUJUN 【长桥证券】注册后,可继续线上免费办理《新加坡银行卡》有大陆护照即可,很方便!) https://bit.ly/SGchangqiao    ( 福利:终生免佣,新人送160新币) 大家可加长桥经高级经理的微信: chenyanhong119  (备注:解读君)会协助大家开户新加坡银行OCBC和长桥开户疑问等,非常专业! 这种螺旋式的反馈机制,不仅直观展现了市场需求疲软对供给端的深刻影响,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所面临的生存挑战。企业利润预期的低迷,不仅是财务报表上冰冷的数字,更是企业信心缺失、投资意愿减弱的直观反映。 有观点提出,面对利润低下的现状,企业应加大投资力度,追求技术进步与创新,以此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优势。然而,这种看似理所当然的建议,实则忽略了当前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和现实性,未能深入洞察企业运营的实际困境。就像我以前提到的一样,从国家主义角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确实关乎到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但是它是需要时间的,长期方向没错,但同时不能忽略企业部门当前面临着问题和挑战,长期解决方案和短期矛盾之间就错配了; 企业部门当前面临的就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成本上升的压力、以及技术创新的高风险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能简单地呼吁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资、显然过于理想化,难以平衡长期和短期矛盾; 严峻的是中国民营企业中,特别是那些在2010年后上市的第一批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企业家们,正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的现实问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