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全球市场,必须理解套息交易
套息交易在已经是一类被市场所熟知的资本运作方式,通过选择适当的负债端和资产端对象,利用低波动率特性保障交易稳定,利用利差交易来实现利润最大化,部分交易者在此基础上还能再适度添加一定杠杆。当然,在不考虑杠杆的情况下,资产波动率、资产潜在回报和资金对冲成本,是衡量套息借贷投资行为的关键因素。
通过参与这类交易,可以为我们揭示全球资本流动的逻辑。尽管理想状态下资本应在全球自由流动,但考虑到现实中的政治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资本的自由流动实际存在阻碍和各类摩擦成本。在2016年以后,许多东西所处的角色在资产还是负债之间发生了大扭转,全球分工的变化更是导致了资本流动关系的转变,特别是逆全球化趋势对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富途moomoo专属大福利:8.1%的超高现金理财收益+免费赠送15股优质股票(入金100元起即可获取),点此获取:https://j.moomoo.com/013xaq
【!】李笑来《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普通人财商第一课,好书:https://amzn.to/4bkpmBg
这两年的套息交易的实际搭配
疫情之后美元利率水平大幅提高,美元借贷对全球资本流向也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尽管美元仍然是主要的借贷货币,但由于成本的大幅提高,需要匹配确定性,高杠杆、低波动率,最终产生高回报率的资产(美元低利息会促使不确定性,高杠杆,高波动率,高投资回报率的资产,例如木头姐的投资策略),所以你会发现高息美元依旧可以配置资产,只是并不会再配置类似木头姐这种资产,而英伟达等却成为了符合确定性且高杠杆低波动的且最终产生高回报率的资产;
其次,日元作为美元的盟友在负债端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长期维持着低利率政策,日元一直被用作被套息货币使用,过往三十年借贷日元都是投资除日本以外的市场,受制于日本国内经济背后深层次问题,负债日元投资日本本国资产受并不成立。但随着日本的自然周期的走完(对内分配),以及对外在国际领域再分工,借日元投向的日元资产在这几年开始越来越流行,更微观上日本股市企业治理改革进一步的带来了日本股市内部两类资产的配置需求,一是大型商社公司因治理调整成为稳定且高息的现金奶牛;二是日本科技股因美国人工智能和全球化再分工而成为成长类资产。日元借贷的Carry资金主要流向日本国内的这两类资产,而巴菲特借贷日元买入日本商社类公司的交易就是典型的最确定性的套利交易的案例,完全对冲掉了日元汇率的风险/收益,专注与日本大型商社稳定性的现金奶牛;而资产端的另外一类就是哑铃的另一端-日本的科技股,尤其是以日本电子为代表的标的物,其实不仅仅是日本电子,包括台积电等在内其实都是这轮美国AI人工智能的一个影子,只是这些公司都是外圈,而最内核的资产则是核中核-英伟达;
人民币在不知不觉中也构成了全球新套息交易的一部分。对于我国来说,国内面临一定的产能过剩和有效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压缩可能进一步导致供需失衡。这促使供应端通过出口或企业出海等方式转向海外市场,推动了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增加。但在可以预料的未来,这种贸易行为可能对海外市场造成冲击,再次引发贸易冲突。
而在国内的资金,其投资收益预计将大幅下降。尽管通过出口积累了大量顺差资产,但由于毛利率偏低和较为依赖规模,这些资金所获利润可能不会回流换回人民币,导致了大量未结售汇资金的出现,这些资金可能通过银行系统大规模持有美元,或通过贸易形式直接截留在境外。这进一步凸显了国内生产环节利润微薄的问题,而截留在海外的利润可能通过人民币借贷的方式投资海外,形成“人民币借贷-美元资产”的套息投资组合。如果企业通过国内人民币借贷持有QDII进而持有海外资产,虽是合法的套利行为,但可能引发对跨境对外直接投资审核的加强和额度的收紧。
那对于停留在国内的资金来说,由于资本管制的存在导致只能在国内资本市场寻求资产端(低波动,低风险的类债券类资产),如股息红利和国债,形成了资金在国内的套利行为。
有一部小部分国内人民币资金和国内企业的行为都体现了人民币借贷转向美元资产的趋势,其中一部分可能配置于美元债券,但更大规模的资金可能涌入高科技领域,如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这反映了人民币投资回报的匮乏和投资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进一步体现了经济整体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
评论
发表评论